孫策
三國志·吳書一(孫討逆傳) 陳壽 著 裴鬆之 注
策字伯符。坚初兴义兵,策将母徙居舒,与周瑜相友,收合士大夫,江、淮间人咸向之。江表传曰:坚为朱儁(jùn)所表,为佐军,留家著寿春。策年十馀岁,已交结知名,声誉发闻。有周瑜者,与策同年,亦英达夙成,闻策声闻,自舒来造焉。便推结分好,义同断金,劝策徙居舒,策从之。坚薨,还葬曲阿。已乃渡江居江都。魏书曰:策当嗣侯,让与弟匡。
徐州牧陶谦深忌策。策舅吴景,时为丹杨太守,策乃载母徙曲阿,与吕范、孙河俱就景,因缘召募得数百人。兴平元年,从袁术。术甚奇之,以坚部曲还策。吴历曰:初策在江都时,张紘有母丧。策数诣紘,咨以世务,曰:“方今汉祚中微,天下扰攘,英雄儁杰各拥衆营私,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。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,功业未遂,卒为黄祖所害。策虽暗稚,窃有微志,欲从袁扬州求先君馀兵,就舅氏于丹杨,收合流散,东据吴会,报雠雪耻,为朝廷外藩。君以为何如?”紘荅曰:“旣素空劣,方居衰绖之中,无以奉赞盛略。”策曰:“君高名播越,远近怀归。今日事计,决之于君,何得不纡虑启告,副其高山之望?若微志得展,血雠得报,此乃君之勋力,策心所望也。”因涕泣横流,颜色不变。紘见策忠壮内发,辞令慷慨,感其志言,乃荅曰:“昔周道陵迟,齐、晋并兴;王室已宁,诸侯贡职。今君绍先侯之轨,有骁武之名,若投丹杨,收兵吴会,则荆、扬可一,雠敌可报。据长江,奋威德,诛除羣秽,匡辅汉室,功业侔于桓、文,岂徒外藩而已哉?方今世乱多难,若功成事立,当与同好俱南济也。”策曰:“一与君同符合契,同有永固之分,今便行矣,以老母弱弟委付于君,策无复回顾之忧。”江表传曰:策径到寿春见袁术,涕泣而言曰:“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,与明使君会于南阳,同盟结好;不幸遇难,勋业不终。策感惟先人旧恩,欲自凭结,愿明使君垂察其诚。”术甚贵异之,然未肯还其父兵。术谓策曰:“孤始用贵舅为丹杨太守,贤从伯阳为都尉,彼精兵之地,可还依召募。”策遂诣丹杨依舅,得数百人,而为泾县大帅祖郎所袭,几至危殆。于是复往见术,术以坚馀兵千馀人还策。
太傅马日磾(dī)杖节安集关东,在寿春以礼辟策,表拜怀义校尉,术大将乔蕤(ruí)、张勋皆倾心敬焉。术常叹曰:“使术有子如孙郎,死复何恨!”策骑士有罪,逃入术营,隐于内厩。策指使人就斩之,讫,诣术谢。术曰:“兵人好叛,当共疾之,何为谢也?”由是军中益畏惮之。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,已而更用丹杨陈纪。后术欲攻徐州,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。康不与,术大怒。策昔曾诣康,康不见,使主簿接之。策常衔恨。术遣策攻康,谓曰:“前错用陈纪,每恨本意不遂。今若得康,庐江真卿有也。”策攻康,拔之,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,策益失望。先是,刘繇为扬州刺史,州旧治寿春。寿春,术已据之,繇乃渡江治曲阿。时吴景尚在丹杨,策从兄贲又为丹杨都尉,繇至,皆迫逐之。景、贲退舍历阳。繇遣樊能、于麋屯横江津,张英屯当利口,以距术。术自用故吏琅邪惠衢(qú)为扬州刺史,更以景为督军中郎将,与贲共将兵击英等,连年不克。策乃说术,乞助景等平定江东。江表传曰:策说术云:“家有旧恩在东,愿助舅讨横江;横江拔,因投本土召募,可得三万兵,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。”术知其恨,而以刘繇据曲阿,王朗在会稽,谓策未必能定,故许之。术表策为折冲校尉,行殄寇将军,兵财千馀,骑数十匹,宾客愿从者数百人。比至历阳,众五六千。策母先自曲阿徙于历阳,策又徙母阜陵,渡江转斗,所向皆破,莫敢当其锋,而军令整肃,百姓怀之。江表传曰:策渡江攻繇牛渚营,尽得邸阁粮谷、战具,是岁兴平二年也。时彭城相薛礼、下邳相笮融依繇为盟主,礼据秣陵城,融屯县南。策先攻融,融出兵交战,斩首五百馀级,融即闭门不敢动。因渡江攻礼,礼突走,而樊能、于麋等复合衆袭夺牛渚屯。策闻之,还攻破能等,获男女万馀人。复下攻融,为流矢所中,伤股,不能乘马,因自舆还牛渚营。或叛告融曰:“孙郎被箭已死。”融大喜,即遣将于兹乡。策遣步骑数百挑战,设伏于后,贼出击之,锋刃未接而伪走,贼追入伏中,乃大破之,斩首千馀级。策因往到融营下,令左右大呼曰:“孙郎竟云何!”贼于是惊怖夜遁。融闻策尚在,更深沟高垒,缮治守备。策以融所屯地势险固,乃舍去,攻破繇别将于海陵,转攻湖孰、江乘,皆下之。
策为人,美姿颜,好笑语,性阔达听受,善于用人,是以士民见者,莫不尽心,乐为致死。刘繇弃军遁逃,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。江表传曰:策时年少,虽有位号,而士民皆呼为孙郎。百姓闻孙郎至,皆失魂魄;长吏委城郭,窜伏山草。及至,军士奉令,不敢虏略,鸡犬菜茹,一无所犯,民乃大恱,竞以牛酒诣军。刘繇旣走,策入曲阿劳赐将士,遣将陈宝诣阜陵迎母及弟。发恩布令,告诸县:“其刘繇、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,一无所问;乐从军者,一身行,复除门户;不乐者,勿强也。”旬日之间,四面云集,得见兵二万馀人,马千馀匹,威震江东,形势转盛。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馀人,处处屯聚。吴景等欲先击破虎等,乃至会稽。策曰:“虎等群盗,非有大志,此成禽耳。”遂引兵渡浙江,据会稽,屠东冶,乃攻破虎等。吴录曰:时有乌程邹他、钱铜及前合浦太守嘉兴王晟等,各聚衆万馀或数千。引兵扑讨,皆攻破之。策母吴氏曰:“晟与汝父有升堂见妻之分,今其诸子兄弟皆已枭夷,独馀一老翁,何足复惮乎?”乃舍之,馀咸族诛。策自讨虎,虎高垒坚守,使其弟舆请和。许之。舆请独与策会面约。旣会,策引白刃斫席,舆体动,策笑曰:“闻卿能坐跃,剿捷不常,聊戏卿耳!”舆曰:“我见刃乃然。”策知其无能也,乃以手戟投之,立死。舆有勇力,虎衆以其死也,甚惧。进攻破之。虎奔馀杭,投许昭于虏中。程普请击昭,策曰:“许昭有义于旧君,有诚于故友,此丈夫之志也。”乃舍之。臣松之案:许昭有义于旧君,谓济盛宪也,事见后注。有诚于故友,则受严白虎也。尽更置长吏,策自领会稽太守,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,以孙贲为豫章太守;分豫章为庐陵郡,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,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。彭城张昭、广陵张紘、秦松、陈端等为谋主。江表传曰:策遣奉正都尉刘由、五官掾高承奉章诣许,拜献方物。
时袁术僭号,策以书责而绝之。吴录载策使张紘为书曰:“盖上天垂司过之星,圣王建敢谏之鼓,设非谬之备,急箴阙之言,何哉?凡有所长,必有所短也。去冬传有大计,无不悚惧;旋知供备贡献,万夫解惑。顷闻建议,复欲追遵前图,即事之期,便有定月。益使怃然,想是流妄;设其必尔,民何望乎?曩日之举义兵也,天下之士所以响应者,董卓擅废置,害太后、弘农王,略烝宫人,发掘园陵,暴逆至此,故诸州郡雄豪闻声慕义。神武外振,卓遂内歼。元恶旣毙,幼主东顾,俾保傅宣命,欲令诸军振旅,然河北通谋黑山,曹操放毒东徐,刘表称乱南荆,公孙瓒炰烋北幽,刘繇决力江浒,刘备争盟淮隅,是以未获承命櫜弓戢戈也。今备、繇旣破,操等饥馁,谓当与天下合谋,以诛丑类。舍而不图,有自取之志,非海内所望,一也。昔成汤伐桀,称有夏多罪;武王伐纣,曰殷有罪罚重哉。此二王者,虽有圣德,宜当君世;如使不遭其时,亦无由兴矣。幼主非有恶于天下,徒以春秋尚少,胁于强臣,若无过而夺之,惧未合于汤、武之事,二也。卓虽狂狡,至废主自与,亦犹未也,而天下闻其桀虐,攘臂同心而疾之,以中土希战之兵,当边地劲悍之虏,所以斯须游魂也。今四方之人,皆玩敌而便战鬬矣,可得而胜者,以彼乱而我治,彼逆而我顺也。见当世之纷若,欲大举以临之,适足趣祸,三也。天下神器,不可虚干,必须天赞与人力也。殷汤有白鸠之祥,周武有赤乌之瑞,汉高有星聚之符,世祖有神光之徵,皆因民困瘁于桀、纣之政,毒苦于秦、莽之役,故能芟去无道,致成其志。今天下非患于幼主,未见受命之应验,而欲一旦卒然登即尊号,未之或有,四也。天子之贵,四海之富,谁不欲焉?义不可,势不得耳。陈胜、项籍、王莽、公孙述之徒,皆南面称孤,莫之能济。帝王之位,不可横兾,五也。幼主岐嶷,若除其逼,去其鲠,必成中兴之业。夫致主于周成之盛,自受旦、奭之美,此诚所望于尊明也。纵使幼主有他改异,犹望推宗室之谱属,论近亲之贤良,以绍刘统,以固汉宗。皆所以书功金石,图形丹青,流庆无穷,垂声管弦。舍而不为,为其难者,想明明之素,必所不忍,六也。五世为相,权之重,势之盛,天下莫得而比焉。忠贞者必曰宜夙夜思惟,所以扶国家之踬顿,念社稷之危殆,以奉祖考之志,以报汉室之恩。其忽履道之节而强进取之欲者,将曰天下之人非家吏则门生也,孰不从我?四方之敌非吾匹则吾役也,谁能违我?盍乘累世之势,起而取之哉?二者殊数,不可不详察,七也。所贵于圣哲者,以其审于机宜,慎于举措。若难图之事,难保之势,以激羣敌之气,以生衆人之心,公义故不可,私计又不利,明哲不处,八也。世人多惑于图纬而牵非类,比合文字以恱所事,苟以阿上惑衆,终有后悔者,自往迄今,未尝无之,不可不深择而熟思,九也。九者,尊明所见之馀耳,庶备起予,补所遗忘。忠言逆耳,幸留神听!”典略云张昭之辞。臣松之以为张昭虽名重,然不如紘之文也,此书必紘所作。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,封为吴侯。江表传曰:建安二年夏,汉朝遣议郎王誧奉戊辰诏书曰:“董卓逆乱,凶国害民。先将军坚念在平讨,雅意未遂,厥美著闻。策遵善道,求福不回。今以策为骑都尉,袭爵乌程侯,领会稽太守。”又诏勑曰:“故左将军袁术不顾朝恩,坐创凶逆,造合虚伪,欲因兵乱,诡诈百姓,始闻其言以为不然。定得使持节平东将军领徐州牧温侯布上术所造惑衆妖妄,知术鸱枭之性,遂其无道,修治王宫,署置公卿,郊天祀地,残民害物,为祸深酷。布前后上策乃心本朝,欲还讨术,为国效节,乞加显异。夫县赏俟功,惟勤是与,故便宠授,承袭前邑,重以大郡,荣耀兼至,是策输力竭命之秋也。其亟与布及行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勠力一心,同时赴讨。”策自以统领兵马,但以骑都尉领郡为轻,欲得将军号,及使人讽誧,誧便承制假策明汉将军。是时,陈瑀屯海西,策奉诏治严,当与布、瑀参同形势。行到钱唐,瑀阴图袭策,遣都尉万演等密渡江,使持印传三十馀纽与贼丹杨、宣城、泾、陵阳、始安、黟、歙诸险县大帅祖郎、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,使为内应,伺策军发,欲攻取诸郡。策觉之,遣吕范、徐逸攻瑀于海西,大破瑀,获其吏士妻子四千人。山阳公载记曰:瑀单骑走兾州,自归袁绍,绍以为故安都尉。吴录载策上表谢曰:“臣以固陋,孤特边陲。陛下广播高泽,不遗细节,以臣袭爵,兼典名郡。仰荣顾宠,所不克堪。兴平二年十二月二十日,于吴郡曲阿得袁术所呈表,以臣行殄寇将军;至被诏书,乃知诈擅。虽辄捐废,犹用悚悸。臣年十七,丧失所怙,惧有不任堂构之鄙,以忝析薪之戒,诚无去病十八建功,世祖列将弱冠佐命。臣初领兵,年未弱冠,虽驽懦不武,然思竭微命。惟术狂惑,为恶深重。臣凭威灵,奉辞伐罪,庶必献捷,以报所受。”臣松之案:本传云孙坚以初平三年卒,策以建安五年卒,策死时年二十六,计坚之亡,策应十八,而此表云十七,则为不符。张璠汉纪及吴历并以坚初平二年死,此为是而本传误也。江表传曰:建安三年,策又遣使贡方物,倍于元年所献。其年,制书转拜讨逆将军,改封吴侯。后术死,长史杨弘、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,庐江太守刘勋要击,悉虏之,收其珍宝以归。策闻之,伪与勋好盟。勋新得术众,时豫章上缭宗民万馀家在江东,策劝勋攻取之。勋既行,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,勋众尽降,勋独与麾下数百人自归曹公。江表传曰:策被诏勑,与司空曹公、衞将军董承、益州牧刘璋等并力讨袁术、刘表。军严当进,会术死,术从弟胤、女壻黄猗等畏惧曹公,不敢守寿春,乃共舁术棺柩,扶其妻子及部曲男女,就刘勋于皖城。勋粮食少,无以相振,乃遣从弟偕告籴于豫章太守华歆。歆郡素少谷,遣吏将偕就海昏上缭,使诸宗帅共出三万斛米以与偕。偕往历月,才得数千斛。偕乃报勋,具说形状,使勋来袭取之。勋得偕书,便潜军到海昏邑下。宗帅知之,空壁逃匿,勋了无所得。时策西讨黄祖,行及石城,闻勋轻身诣海昏,便分遣从兄贲、辅率八千人于彭泽待勋,自与周瑜率二万人步袭皖城,即克之,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馀人,并术、勋妻子。上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,给兵三千人以守皖,皆徙所得人东诣吴。贲、辅又于彭泽破勋。勋走入楚江,从寻阳步上到置马亭,闻策等已克皖,乃投西塞。至沂,筑垒自守,告急于刘表,求救于黄祖。祖遣太子射船军五千人助勋。策复就攻,大破勋。勋与偕北归曹公,射亦遁走。策收得勋兵二千馀人,船千艘,遂前进夏口攻黄祖。时刘表遣从子虎、南阳韩晞将长矛五千,来为黄祖前锋。策与战,大破之。吴录载策表曰:“臣讨黄祖,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。刘表遣将助祖,并来趣臣。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、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、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、行奉业校尉孙权、行先登校尉韩当、行武锋校尉黄盖等同时俱进。身跨马栎陈,手击急鼓,以齐战势。吏士奋激,踊跃百倍,心精意果,各竞用命。越渡重壍,迅疾若飞。火放上风,兵激烟下,弓弩并发,流矢雨集,日加辰时,祖乃溃烂。锋刃所截,猋火所焚,前无生寇,惟祖迸走。获其妻息男女七人,斩虎、韩晞已下二万馀级,其赴水溺者二万馀口,船六千馀艘,财物山积。虽表未禽,祖宿狡猾,为表腹心,出作爪牙,表之鸱张,以祖气息,而祖家属部曲埽地无馀,表孤特之虏,成鬼行尸。诚皆圣朝神武远振,臣讨有罪,得效微勤。”是时袁绍方强,而策并江东,曹公力未能逞,且欲抚之。吴历曰:曹公闻策平定江南,意甚难之,常呼“猘儿难与争锋也”。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,又为子章取贲女,皆礼辟策弟权、翊,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。
建安五年,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,策阴欲袭许,迎汉帝,吴录曰:时有高岱者,隐于馀姚,策命出使会稽丞陆昭逆之,策虚己候焉。闻其善左传,乃自玩读,欲与论讲。或谓之曰:“高岱以将军但英武而已,无文学之才,若与论传而或云不知者,则某言符矣。”又谓岱曰:“孙将军为人,恶胜己者,若每问,当言不知,乃合意耳。如皆辨义,此必危殆。”岱以为然,及与论传,或荅不知。策果怒,以为轻己,乃囚之。知友及时人皆露坐为请。策登楼,望见数里中填满。策恶其收衆心,遂杀之。岱字孔文,吴郡人也。受性聦达,轻财贵义。其友士拔奇,取于未显,所友八人,皆世之英伟也。太守盛宪以为上计,举孝廉。许贡来领郡,岱将宪避难于许昭家,求救于陶谦。谦未即救,岱憔悴泣血,水浆不入口。谦感其忠壮,有申包胥之义,许为出军,以书与贡。岱得谦书以还,而贡已囚其母。吴人大小皆为危竦,以贡宿忿,往必见害。岱言在君则为君,且母在牢狱,期于当往,若得入见,事自当解。遂通书自白,贡即与相见。才辞敏捷,好自陈谢,贡登时出其母。岱将见贡,语友人张允、沈䁕令豫具船,以贡必悔,当追逐之。出便将母乘船易道而逃。贡须臾遣人追之,令追者若及于船,江上便杀之,已过则止。使与岱错道,遂免。被诛时,年三十馀。江表传曰:时有道士琅邪于吉,先寓居东方,往来吴会,立精舍,烧香读道书,制作符水以治病,吴会人多事之。策尝于郡城门楼上集会诸将賔客,吉乃盛服杖小函,漆画之,名为仙人铧,趋度门下。诸将賔客三分之二下楼迎拜之,掌賔者禁呵不能止。策即令收之。诸事之者,悉使妇女入见策母,请救之。母谓策曰:“于先生亦助军作福,医护将士,不可杀之。”策曰:“此子妖妄,能幻惑衆心,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,尽委策下楼拜之,不可不除也。”诸将复连名通白事陈乞之,策曰:“昔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,舍前圣典训,废汉家法律,甞著绛帕头,鼓琴烧香,读邪俗道书,云以助化,卒为南夷所杀。此甚无益,诸君但未悟耳。今此子已在鬼籙,勿复费纸笔也。”即催斩之,县首于巿。诸事之者,尚不谓之死而云尸解焉,复祭祀求福。志林曰:初顺帝时,琅邪宫崇诣阙上师于吉所得神书于曲阳泉水上,白素朱界,号太平青领道,凡百馀卷。顺帝至建安中,五六十岁,于吉是时近已百年,年在耄悼,礼不加刑。又天子巡狩,问百年者,就而见之,敬齿以亲爱,圣王之至教也。吉罪不及死,而暴加酷刑,是乃谬诛,非所以为美也。喜推考桓王之薨,建安五年四月四日。是时曹、袁相攻,未有胜负。案夏侯元让与石威则书“袁绍破后也。书授孙贲以长沙,业张津以零、桂。”此为桓王于前亡,张津于后死,不得相让,譬言津之死意矣。臣松之案:太康八年,广州大中正王范上交广二州春秋。建安六年,张津犹为交州牧。江表传之虚如志林所云。搜神记曰:策欲渡江袭许,与吉俱行。时大旱,所在熇厉。策催诸将士使速引船,或身自早出督切,见将吏多在吉所,策因此激怒,言:“我为不如于吉邪,而先趋务之?”便使收吉。至,呵问之曰:“天旱不雨,道涂艰澁,不时得过,故自早出,而卿不同忧戚,安坐船中作鬼物态,败吾部伍,今当相除。”令人缚置地上暴之,使请雨,若能感天日中雨者,当原赦,不尔行诛。俄而云气上蒸,肤寸而合,比至日中,大雨总至,溪涧盈溢。将士喜恱,以为吉必见原,并往庆慰。策遂杀之。将士哀惜,共藏其尸。天夜,忽更兴云覆之;明旦往视,不知所在。案江表传、搜神记于吉事不同,未详孰是。密治兵,部署诸将。未发,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。先是,策杀贡,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。策单骑出,卒与客遇,客击伤策。江表传曰:广陵太守陈登治射阳,登即瑀之从兄子也。策前西征,登阴复遣间使,以印绶与严白虎馀党,图为后害,以报瑀见破之辱。策归,复讨登。军到丹徒,须待运粮。策性好猎,将步骑数出。策驱驰逐鹿,所乘马精骏,从骑绝不能及。初,吴郡太守许贡上表于汉帝曰:“孙策骁雄,与项籍相似,宜加贵宠,召还京邑。若被诏不得不还,若放于外必作世患。”策候吏得贡表,以示策。策请贡相见,以责让贡。贡辞无表,策即令武士绞杀之。贡奴客潜民间,欲为贡报雠。猎日,卒有三人即贡客也。策问:“尔等何人?”荅云:“是韩当兵,在此射鹿耳。”策曰:“当兵吾皆识之,未尝见汝等。”因射一人,应弦而倒。馀二人怖急,便举弓射策,中颊。后骑寻至,皆刺杀之。九州春秋曰:策闻曹公北征柳城,悉起江南之衆,自号大司马,将北袭许,恃其勇,行不设备,故及于难。孙盛异同评曰:凡此数书,各有所失。孙策虽威行江外,略有六郡,然黄祖乘其上流,陈登间其心腹,且深险强宗未尽归复,曹、袁虎争,势倾山海,策岂暇远师汝、颍,而迁帝于吴、越哉?斯盖庸人之所鉴见,况策达于事势者乎?又案袁绍以建安五年至黎阳,而策以四月遇害,而志云策闻曹公与绍相拒于官渡,谬矣。伐登之言,为有证也。又江表传说策悉识韩当军士,疑此为诈,便射杀一人。夫三军将士或有新附,策为大将,何能悉识?以所不识,便射杀之,非其论也,又策见杀在五年,柳城之役在十二年,九州春秋乖错尤甚矣。臣松之案:傅子亦云曹公征柳城,将袭许。记述若斯,何其踈哉!然孙盛所讥,未为悉是。黄祖始被策破,魂气未反,且刘表君臣本无兼并之志,虽在上流,何办规拟吴会?策之此举,理应先图陈登,但举兵所在,不止登而已。于时强宗骁帅,祖郎、严虎之徒,禽灭已尽,所馀山越,盖何足虑?然则策之所规,未可谓之不暇也。若使策志获从,大权在手,淮、泗之间,所在皆可都,何必毕志江外,其当迁帝于扬、越哉?案魏武纪,武帝以建安四年已出屯官渡,乃策未死之前,乆与袁绍交兵,则国志所云不为谬也。许贡客,无闻之小人,而能感识恩遇,临义忘生,卒然奋发,有侔古烈矣。诗云:“君子有徽猷,小人与属。”贡客其有焉。创甚,请张昭等谓曰:“中国方乱,夫以吴、越之众,三江之固,足以观成败。公等善相吾弟!”呼权佩以印绶,谓曰:“举江东之众,决机于两阵之间,与天下争衡,卿不如我;举贤任能,各尽其心,以保江东,我不知卿。”至夜卒,时年二十六。吴历曰:策旣被创,医言可治,当好自将护,百日勿动。策引镜自照,谓左右曰:“面如此,尚可复建功立事乎?”椎几大奋,创皆分裂,其夜卒。搜神记曰:策旣杀于吉,每独坐,彷佛见吉在左右,意深恶之,颇有失常。后治创方差,而引镜自照,见吉在镜中,顾而弗见,如是再三,因扑镜大叫,创皆崩裂,须臾而死。
权称尊号,追谥策曰长沙桓王,封子绍为吴侯,后改封上虞侯。绍卒,子奉嗣。孙皓时,讹言谓奉当立,诛死。
评曰:孙坚勇挚刚毅,孤微发迹,导温戮卓,山陵杜塞,有忠壮之烈。策英气杰济,猛锐冠世,览奇取异,志陵中夏。然皆轻佻果躁,陨身致败。且割据江东,策之基兆也,而权尊崇未至,子止侯爵,于义俭矣。孙盛曰:孙氏兄弟皆明略绝羣。创基立事,策之由也,自临终之日,顾命委权。夫意气之间,犹有刎颈,况天伦之笃爱,豪达之英鉴,岂吝名号于旣往,违情本之至实哉?抑将远思虚盈之数,而慎其名器者乎?夫正本定名,为国之大防;杜绝疑贰,消衅之良谟。是故鲁隐矜义,终致羽父之祸;宋宣怀仁,卒有殇公之哀。皆心存小善,而不达经纶之图;求誉当年,而不思贻厥之谋。可谓轻千乘之国,蹈道则未也。孙氏因扰攘之际,得奋其纵横之志,业非积德之基,邦无磐石之固,势一则禄祚可终,情乖则祸乱尘起,安可不防微于未兆,虑难于将来?壮哉!策为首事之君,有吴开国之主;将相在列,皆其旧也,而嗣子弱劣,析薪弗荷,奉之则鲁桓、田巿之难作,崇之则与夷、子冯之祸兴。是以正名定本,使贵贱殊邈,然后国无陵肆之责,后嗣罔猜忌之嫌,羣情绝异端之论,不逞杜觊觎之心;于情虽违,于事虽俭,至于括囊远图,永保维城,可谓为之于其未有,治之于其未乱者也。陈氏之评,其未达乎!
三國志其他相關段落
吳書二·吳主傳
五年,策薨,以事授权,权哭未及息。策长史张昭谓权曰:“孝廉,此宁哭时邪?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,非欲违父,时不得行也。臣松之桉礼记曾子问曰:“子夏三年之丧,金革之事无避也者,礼与?初有司与?”孔子曰:“吾闻诸老聃曰,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。”郑玄注曰:“周人卒哭而致事。时有徐戎作难,伯禽卒哭而征之,急王事也。”昭所云“伯禽不师”,盖谓此也。况今奸宄竞逐,豺狼满道,乃欲哀亲戚,顾礼制,是犹开门而揖盗,未可以为仁也。”乃改易权服,扶令上马,使出巡军。
吳書九·周瑜傳
瑜长壮有姿貌。初,孙坚兴义兵讨董卓,徙家于舒。坚子策与瑜同年,独相友善,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,升堂拜母,有无通共。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,瑜往省之。会策将东渡,到历阳,驰书报瑜,瑜将兵迎策。策大喜曰:“吾得卿,谐也。”遂从攻横江、当利,皆拔之。乃渡击秣陵,破笮融、薛礼,转下湖孰、江乘,进入曲阿,刘繇奔走,而策之衆已数万矣。因谓瑜曰:“吾以此衆取吴会平山越已足。卿还镇丹杨。”瑜还。顷之,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,而瑜与尚俱还寿春。术欲以瑜为将,瑜观术终无所成,故求为居巢长,欲假涂东归,术听之。遂自居巢还吴。是岁,建安三年也。策亲自迎瑜,授建威中郎将,即与兵二千人,骑五十匹。江表传曰:策又给瑜鼓吹,为治馆舍,赠赐莫与为比。策令曰:“周公瑾英隽异才,与孤有总角之好,骨肉之分。如前在丹杨,发衆及船粮以济大事,论德酬功,此未足以报者也。”瑜时年二十四,吴中皆呼为周郎。以瑜恩信著于庐江,出备牛渚,后领春谷长。顷之,策欲取荆州,以瑜为中护军,领江夏太守,从攻皖,拔之。时得桥公两女,皆国色也。策自纳大桥,瑜纳小桥。江表传曰:策从容戏瑜曰:“桥公二女虽流离,得吾二人作壻,亦足为欢。”复进寻阳,破刘勋,讨江夏,还定豫章、庐陵,留镇巴丘。臣松之案:孙策于时始得豫章、庐陵,尚未能得定江夏。瑜之所镇,应在今巴丘县也,与后所平巴丘处不同。
五年,策薨,权统事。瑜将兵赴丧,遂留吴,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衆事。江表传曰:曹公新破袁绍,兵威日盛,建安七年,下书责权质任子。权召羣臣会议,张昭、秦松等犹豫不能决,权意不欲遣质,乃独将瑜诣母前定议,瑜曰:“昔楚国初封于荆山之侧,不满百里之地,继嗣贤能,广土开境,立基于郢,遂据荆扬,至于南海,传业延祚,九百馀年。今将军承父兄馀资,六郡之衆,兵精粮多,将士用命,铸山为铜,煑海为盐,境内富饶,人不思乱,泛舟举帆,朝发夕到,士风劲勇,所向无敌,有何逼迫,而欲送质?质一入,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,与相首尾,则命召不得不往,便见制于人也。极不过一侯印,仆从十馀人,车数乘,马数匹,岂与南靣称孤同哉?不如勿遣,徐观其变。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,将军事之未晚。若图为暴,乱兵犹火也,不戢将自焚。将军韬勇抗威,以待天命,何送质之有!”权母曰:“公瑾议是也。公瑾与伯符同年,小一月耳,我视之如子也,汝其兄事之。”遂不送质。
吳書七·張昭傳
刺史陶谦举茂才,不应,谦以为轻己,遂见拘执。昱倾身营救,方以得免。汉末大乱,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,昭皆南渡江。孙策创业,命昭为长史、抚军中郎将,升堂拜母,如比肩之旧,文武之事,一以委昭。吴书曰:策得昭甚恱,谓曰:“吾方有事四方,以士人贤者上,吾于子不得轻矣。”乃上为校尉,待以师友之礼。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,专归美于昭,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,宣之则恐非宜,进退不安。策闻之,欢笑曰:“昔管子相齐,一则仲父,二则仲父,而桓公为霸者宗。今子布贤,我能用之,其功名独不在我乎!”
策临亡,以弟权托昭,昭率羣僚立而辅之。吴历曰:策谓昭曰:“若仲谋不任事者,君便自取之。正复不克捷,缓步西归,亦无所虑。”
吳書四·太史慈傳
杨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,慈自辽东还,未与相见,暂渡江到曲阿见繇,未去,会孙策至。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,繇曰:“我若用子义,许子将不当笑我邪?”但使慈侦视轻重。时独与一骑卒遇策。策从骑十三,皆韩当、宋谦、黄盖辈也。慈便前鬬,正与策对。策刺慈马,而擥得慈项上手戟,慈亦得策兜鍪。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,于是解散。
慈当与繇俱奔豫章,而遁于芜湖,亡入山中,称丹杨太守。是时,策已平定宣城以东,惟泾以西六县未服。慈因进住泾县,立屯府,大为山越所附。策躬自攻讨,遂见囚执。策即解缚,捉其手曰:“宁识神亭时邪?若卿尔时得我云何?”慈曰:“未可量也。”策大笑曰:“今日之事,当与卿共之。”
吴历云:慈于神亭战败,为策所执。策素闻其名,即解缚请见,咨问进取之术。慈荅曰:“破军之将,不足与论事。”策曰:“昔韩信定计于广武,今策决疑于仁者,君何辞焉?”慈曰:“州军新破,士卒离心,若傥分散,难复合聚;欲出宣恩安集,恐不合尊意。”策长跪荅曰:“诚本心所望也。明日中,望君来还。”诸将皆疑,策曰:“太史子义,青州名士,以信义为先,终不欺策。”明日,大请诸将,豫设酒食,立竿视影。日中而慈至,策大恱,常与参论诸军事。臣松之案;吴历云慈于神亭战败,为策所得,与本传大异,疑为谬误。江表传曰:策问慈曰:“闻卿昔为太守劫州章,赴文举,诣玄德,皆有烈义,天下智士也,但所托未得其人耳。射鈎斩袪,古人不嫌。孤是卿知己,勿忧不如意也。”出教曰:“龙欲腾翥,先阶尺木者也。”即署门下督,还吴授兵,拜折冲中郎将。后刘繇亡于豫章,士衆万馀人未有所附,策命慈往抚安焉。江表传曰:策谓慈曰:“刘牧往责吾为袁氏攻庐江,其意颇猥,理恕不足。何者?先君手下兵数千馀人,尽在公路许。孤志在立事,不得不屈意于公路,求索故兵,再往才得千馀人耳。仍令孤攻庐江,尔时事势,不得不为行。但其后不遵臣节,自弃作邪僭事,谏之不从。丈夫义交,苟有大故,不得不离,孤交求公路及绝之本末如此。今刘繇丧亡,恨不及其生时与共论辩。今儿子在豫章,不知华子鱼待遇何如,其故部曲复依随之否?卿则州人,昔又从事,宁能往视其儿子,并宣孤意于其部曲?部曲乐来者便与俱来,不乐来者且安慰之。并观察子鱼所以牧御方规何似,视庐陵、鄱阳人民亲附之否?卿手下兵,宜将多少,自由意。”慈对曰:“慈有不赦之罪,将军量同桓、文,待遇过望。古人报生以死,期于尽节,没而后已。今并息兵,兵不宜多,将数十人,自足以往还也。”左右皆曰:“慈必北去不还。”策曰:“子义舍我,当复与谁?”饯送昌门,把腕别曰:“何时能还?”荅曰:“不过六十日。”果如期而反。江表传曰:策初遣慈,议者纷纭,谓慈未可信,或云与华子鱼州里,恐留彼为筹策,或疑慈西托黄祖,假路还北,多言遣之非计。策曰:“诸君语皆非也,孤断之详矣。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,然非纵横之人。其心有士谟,志经道义,贵重然诺,一以意许知己,死亡不相负,诸君勿复忧也。”慈从豫章还,议者乃始服。慈见策曰:“华子鱼良德也,然非筹略才,无他方规,自守而已。又丹杨僮芝自擅庐陵,诈言被诏书为太守。鄱阳民帅别立宗部,阻兵守界,不受子鱼所遣长吏,言‘我以别立郡,须汉遣真太守来,当迎之耳’。子鱼不但不能谐庐陵、鄱阳,近自海昏有上缭壁,有五六千家相结聚作宗伍,惟输租布于郡耳,发召一人遂不可得,子鱼亦覩视之而已。”策拊掌大笑,乃有兼并之志矣。顷之,遂定豫章。
吳書十二·虞翻傳
虞翻字仲翔,会稽馀姚人也. 吴书曰:翻少好学,有高气。年十二,客有候其兄者,不过翻,翻追与书曰:“仆闻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针,过而不存,不亦宜乎!”客得书奇之,由是见称。太守王朗命为功曹。孙策征会稽,翻时遭父丧,衰绖诣府门,朗欲就之,翻乃脱衰入见,劝朗避策。朗不能用,拒战败绩,亡走浮海。翻追随营护,到东部候官,候官长闭城不受,翻往说之,然后见纳。吴书曰:翻始欲送朗到广陵,朗惑王方平记,言“疾来邀我,南岳相求”,故遂南行。旣至候官,又欲投交州,翻谏朗曰:“此妄书耳,交州无南岳,安所投乎?”乃止。朗谓翻曰:“卿有老母,可以还矣。”翻别传曰:朗使翻见豫章太守华歆,图起义兵。翻未至豫章,闻孙策向会稽,翻乃还。会遭父丧,以臣使有节,不敢过家,星行追朗至候官。朗遣翻还,然后奔丧。而传云孙策之来,翻衰绖诣府门,劝朗避策,则为大异。翻旣归,策复命为功曹,待以交友之礼,身诣翻第。江表传曰:策书谓翻曰:“今日之事,当与卿共之,勿谓孙策作郡吏相待也。”
策好驰骋游猎,翻谏曰:“明府用乌集之衆,驱散附之士,皆得其死力,虽汉高帝不及也。至于轻出微行,从官不暇严,吏卒常苦之。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,故白龙鱼服,困于豫且,白蛇自放,刘季害之,愿少留意。”策曰:“君言是也。然时有所思,端坐悒悒,有裨谌草创之计,是以行耳。”吴书曰:策讨山越,斩其渠帅,悉令左右分行逐贼,独骑与翻相得山中。翻问左右安在,策曰:“悉行逐贼。”翻曰:“危事也!”令策下马:“此草深,卒有惊急,马不及萦策,但牵之,执弓矢以步。翻善用矛,请在前行。”得平地,劝策乘马。策曰:“卿无马柰何?”荅曰:“翻能步行,日可三百里,自征讨以来,吏卒无及翻者,明府试跃马,翻能疏步随之。”行及大道,得一鼓吏,策取角自鸣之,部曲识声,小大皆出,遂从周旋,平定三郡。江表传曰:策讨黄祖,旋军欲过取豫章,特请翻语曰:“华子鱼自有名字,然非吾敌也。加闻其战具甚少,若不开门让城,金鼓一震,不得无所伤害,卿便在前具宣孤意。”翻即奉命辞行,径到郡,请被褠葛巾与敌相见,谓歆曰:“君自料名声之在海内,孰与鄙郡故王府君?”歆曰:“不及也。”翻曰:“豫章资粮多少?器仗精否?士民勇果孰与鄙郡?”又曰:“不如也。”翻曰:“讨逆将军智略超世,用兵如神,前走刘扬州,君所亲见,南定鄙郡,亦君所闻也。今欲守孤城,自料资粮,已知不足,不早为计,悔无及也。今大军已次椒丘,仆便还去,明日日中迎檄不到者,与君辞矣。”翻旣去,歆明旦出城,遣吏迎策。策旣定豫章,引军还吴,飨赐将士,计功行赏,谓翻曰:“孤昔再至寿春,见马日磾,及与中州士大夫会,语我东方人多才耳,但恨学问不博,语议之间,有所不及耳。孤意犹谓未耳。卿博学洽闻,故前欲令卿一诣许,交见朝士,以折中国妄语儿。卿不愿行,便使子纲;恐子纲不能结儿辈舌也。”翻曰:“翻是明府家宝,而以示人,人傥留之,则去明府良佐,故前不行耳。”策笑曰:“然。”因曰:“孤有征讨事,未得还府,卿复以功曹为吾萧何,守会稽耳。”后三日,便遣翻还郡。臣松之以为王、华二公于扰攘之时,抗猛锐之锋,俱非所能。歆之名德,实高于朗,而江表传述翻说华,云“海内名声,孰与于王”,此言非也。然王公拒战,华逆请服,实由孙策初起,名微衆寡,故王能举兵,岂武胜哉?策后威力转盛,势不可敌,华量力而止,非必用仲翔之说也。若使易地而居,亦华战王服耳。案吴历载翻谓歆曰:“窃闻明府与王府君齐名中州,海内所宗,虽在东垂,常怀瞻仰。”歆荅曰:“孤不如王会稽。”翻复问:“不审豫章精兵,何如会稽?”对曰:“大不如也。”翻曰:“明府言不如王会稽,谦光之谭耳;精兵不如会稽,实如尊教。”因述孙策才略殊异,用兵之奇,歆乃荅云当去。翻出,歆遣吏迎策。二说有不同,此说为胜也。
翻出为富春长。策薨,诸长吏并欲出赴丧,翻曰:“恐邻县山民或有姧变,远委城郭,必致不虞。”因留制服行丧。诸县皆効之,咸以安宁。吴书曰:策薨,权统事。定武中郎将暠,策之从兄也,屯乌程,整帅吏士,欲取会稽。会稽闻之,使民守城以俟嗣主之命,因令人告谕暠。会稽典录载翻说暠曰:“讨逆明府,不竟天年。今摄事统衆,宜在孝廉,翻已与一郡吏士,婴城固守,必欲出一旦之命,为孝廉除害,惟执事图之。”于是暠退。臣松之案:此二书所说策亡之时,翻犹为功曹,与本传不同。后翻州举茂才,汉召为侍御史,曹公为司空辟,皆不就。吴书曰:翻闻曹公辟,曰:“盗跖欲以馀财污良家邪?”遂拒不受。
吳書十一·呂范傳
吕范字子衡,汝南细阳人也。少为县吏,有容观姿貌。邑人刘氏,家富女美,范求之。女母嫌,欲勿与,刘氏曰:“观吕子衡宁当乆贫者邪?”遂与之婚。后避乱寿春,孙策见而异之,范遂自委昵,将私客百人归策。时太妃在江都,策遣范迎之。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,讽县掠考范,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。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,跋涉辛苦,危难不避,策亦亲戚待之,每与升堂,饮宴于太妃前。
后从策攻破庐江,还俱东渡,到横江、当利,破张英、于麋,下小丹杨、湖熟,领湖熟相。策定秣陵、曲阿,收笮融、刘繇馀衆,增范兵二千,骑五十匹。后领宛陵令,讨破丹杨贼,还吴,迁都督。
江表传曰:策从容独与范棊(棋),范曰:“今将军事业日大,士衆日盛,范在远,闻纲纪犹有不整者,范愿蹔领都督,佐将军部分之。”策曰:“子衡,卿旣士大夫,加手下已有大衆,立功于外,岂宜复屈小职,知军中细碎事乎!”范曰:“不然。今舍本土而托将军者,非为妻子也,欲济世务。犹同舟涉海,一事不牢,即俱受其败。此亦范计,非但将军也。”策笑,无以荅。范出,便释褠,著袴褶,执鞭,诣閤下启事,自称领都督,策乃授传,委以衆事。由是军中肃睦,威禁大行。
辯亡論(節選) 陸機 著
昔汉氏失御,奸臣窃命,祸基京畿(jī),毒遍宇内,皇纲弛紊,王室遂卑。于是群雄蜂骇,义兵四合。吴武烈皇帝慷慨下国,电发荆南,权略纷纭,忠勇伯世,威棱则夷羿震荡,兵交则丑虏授馘(guó),遂扫清宗祊(bēng),蒸禋(yīn)皇祖。于时云兴之将带州,飙起之师跨邑;哮阚之群风驱,熊罴(pí)之众雾集。虽兵以义合,同盟戮力,然皆苞藏祸心,阻兵怙(hù)乱。或师无谋律,丧威稔(rěn)寇,忠规武节,未有如此其著者也。
武烈既没,长沙桓王逸才命世,弱冠秀发(fā)。招揽遗老,与之述业。神兵东驱,奋寡犯众。攻无坚城之将,战无交锋之虏。诛叛柔服,而江外厎(dǐ)定;饰法脩师,则威德翕(xī)赫。宾礼名贤,而张昭为之雄;交御豪俊,而周瑜为之杰。彼二君子,皆弘敏而多奇,雅达而聪哲。故同方者以类附,等契者以气集,而江东盖多士矣。将北伐诸华,诛锄干纪。旋皇舆于夷庚,反帝座乎紫闼。挟天子以令诸侯,清天步而归旧物。戎车既次,群凶侧目,大业未就,中世而殒。用集我大皇帝以奇踪袭于逸轨,睿心因于令图。从政咨于故实,播宪稽乎遗风。而加之以笃固,申之以节俭。畴咨俊茂,好谋善断。束帛旅于丘园,旌命交于涂巷。故豪彦寻声而响臻,志士希光而景骛。异人辐凑,猛士如林。于是张昭为师傅,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,入为腹心,出作股肱;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,奋其威;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。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,以名声光国;政事则顾雍潘浚吕范吕岱,以器任干职;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温张惇,以讽议举正;奉使则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;术数则吴范赵达,以禨(jī)祥协德。董袭陈武,杀身以卫主;骆统刘基,强谏以补过。谋无遗谞(xū),举不失策。故遂割据山川,跨制荆吴,而与天下争衡矣。
祭吳桓王廟文 袁枚 著
余年十七读吴桓王传,心感慕焉。后十年宰江宁,过铜井庙,有美少年像,披王者冕旒,英年奕奕。野人曰,是桓王也。余欷歔拜谒,奠少牢,为民祈福,而使祝读文曰:
惟正值天地之睢(suī)剌(là),为孤露之童牙。初亡姑蔑之旗,便射徒林之兕(sì)。先破虏将军,玉玺方收,金棺遽埋,有功帝室,未享侯封。
王收斟灌之遗兵,零星一旅;就渭阳之舅氏,涕泪千行。志在复仇,身先下士。神亭掷戟,立杆知太史之心;金鼓开城,解甲拜子鱼之坐。鸣角以招部曲,戌(xū)衣而习春秋。则有公瑾同年,舍道南之宅;乔公淑女,联吉偶之欢。自觉风流,私夸二婿;有谁旗鼓,敢斗三军。江有雾以皆清,陈无坚而不破。待豪杰如一体,用降兵如故人。逐奉佛之笮融,功高明帝;诛妖言之于吉,识过茂陵。起家曲阿,收兵牛渚。廓清吴会,奄有江东。
百姓以为龙自天来,虎凭风至,势必山倾地坼,井堙(yīn)木刊矣。而乃望见兜鍪,陈平冠玉;再瞻谈笑,子晋神仙。三军无鸡犬之惊,千里有壶浆之献。气吞魏武,避猘(zhi)儿之锋;表奏汉皇,迎许昌之驾。盖不逾年而大勋集矣。不图天意佳兵,三分已定;丹徒逐鹿,一矢相遗。剑出匣以沙埋,日东升而云掩。天实为之,非偶然也。
夫汉家之火德方衰,妖谶之黄龙已死。王如创业,美矣君哉。然观其绝公路之手书,宣昭大义;问刘繇之儿子,缱绻平生。虽神勇之非常,偏深情之若揭。就使请隧周室,谋鼎晖台,必非操、莽之奸邪,终见高、光之磊落也。而说者谓坐竟垂堂,勇忘重(zhong,4)闭,未免粗同项羽,死类诸樊。不知伏弩军门,亦伤刘季;深追铜马,几失萧王。成败论人,古今同慨。彼齐武王之沉鸷,晋悼公之雍容,俱未轻身,亦无永岁,抑有何也?
今者庙貌虽颓,风云自在。端坐悒(yi,4)悒,郎君之神采珊然;秋草茫茫,讨逆之旌旗可想。三吴士女,皆王之遗民;六代云山,皆王之陈迹。守土官袁枚,幼读史书,掩卷生慕。来瞻祠宇,雪涕沾襟。难从隔代以执鞭,误欲升堂而拜母。修下士天台之表,寄将军帐下之儿。愿安泰历之坛,永锡编氓之福。勿孤普淖,鉴此丹诚。呜呼!千载论交,王识少年之令尹;九原若作,吾从总角之英雄!
(附七律一首: )
掷戟神亭一笑分,英雄名号尚郎君。
南来剑夺中原色,猎罢龙惊草上云。
自觉风流夸二婿,有谁旗鼓斗三军?
千年愿献铙歌曲,帐下还愁子布闻。
哀江南賦序(節選) 庾信 著
孙策以天下为三分,众才一旅;项籍用江东之子弟,人唯八千。遂乃分裂山河,宰割天下。岂有百万义师,一朝卷甲,芟(shān)夷斩伐,如草木焉!江淮无涯岸之阻,亭壁无藩篱之固。头会箕敛者,合纵缔交;锄耨(nòu)棘矜都,因利乘便。将非江表王气,终于三百年乎?是知并吞六合,不免轵(zhǐ)道之灾;混一车书,无救平阳之祸。呜呼!山岳崩颓,既履危亡之运;春秋迭代,必有去故之悲。天意人事,可以凄怆伤心者矣!况复舟楫路穷,星汉非乘槎可上;风飙道阻,蓬莱无可到之期。穷者欲达其言,劳者须歌其事。陆士衡闻而抚掌,是所甘心;张平子见而陋之,固其宜矣!
三國演義-第十五回(節選) 羅貫中 著
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
……
却说袁术大宴将士于寿春。人报孙策征庐江太守陆康,得胜而回。术唤策至,策拜于堂下。问劳已毕,便令侍坐饮宴。原来孙策自父丧之后,退居江南,礼贤下士,后因陶谦与策母舅丹阳太守吴璟不和,策乃移母并家属居于曲阿,自己却投袁术。术甚爱之,常叹曰:「使术有子如孙郎,死复何恨!」因使为怀义校尉,引兵攻泾县,太师祖郎得胜。术见策勇,复使攻陆康,今又得胜而回。
当日筵散,策归营寨。见术席间相待之礼甚傲,心中郁闷,乃步月于中庭。因思父孙坚如此英雄,我今沦落至此,不觉放声大哭。忽见一人自外而入,大笑曰:「伯符何故如此?尊父在日,多曾用我。君若有不决之事,何不问我,乃自哭耶?」策视之,乃丹阳故鄣人:姓朱,名治,字君理;孙坚旧从事官也。策收泪而延之坐曰:「策所哭者,恨不能继父之志耳。」治曰:「君何不告袁公路,借兵往江东,假名救吴璟,实图大业,而乃久困于人之下乎?」
正商议间,一人忽入曰:「公等所谋,吾已知之。吾手下有精壮百人,暂助伯符一臂之力。」策视其人,乃袁术谋士,汝南细阳人:姓吕,名范,字子衡。策大喜,延坐共议。吕范曰:「只怕袁公路不肯借兵。」策曰:「吾有亡父留下传国玉玺,以为质当。」范曰:「公路欲得此久矣!以此相质,必肯发兵。」
三人计议已定。次日,策入见袁术,哭拜曰:「父雠不能报,今母舅吴璟,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;策老母家小,皆在曲阿,必将被害;策敢借雄兵数千,渡江救难省亲。恐明公不信,有亡父遗下玉玺,权为质当。」术闻有玉玺,取而视之,大喜曰:「吾非要你玉玺,今且权留在此。我借兵三千、马五百匹与你。平定之后,可速回来。你职位卑微,难掌大权。我表你为折冲校尉、殄寇将军,克日领兵便行。」
策拜谢,遂引军马,带领朱治,吕范,旧将程普,黄盖,韩当等,择日起兵。行至历阳,见一军到。当先一人:姿质风流,仪容秀丽;见了孙策,下马便拜。策视其人,乃庐江舒城人:姓周,名瑜,字公瑾。原来孙坚讨董卓之时,移家舒城,瑜与孙策同年,交情甚密,因结为昆仲。策长瑜两月,瑜以兄事策。瑜叔周尚,为丹阳太守,今往省亲,到此与策相遇。
策见瑜大喜,诉以衷情。瑜曰:「某愿施犬马之力,共图大事。」策喜曰:「吾得公瑾,大事谐矣。」便令与朱治、吕范等相见。瑜谓策曰:「吾兄欲济大事,亦知江东有二张乎?」策曰:「何为『二张』?」瑜曰:「一人乃彭城张昭,字子布;一人乃广陵张纮,字子纲: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,因避乱隐居于此。吾兄何不聘之?」策喜,即便令人赍礼往聘,俱辞不至。策乃亲到其家,与语大悦,力聘之,二人许允。策遂拜张昭为长史,兼抚军中郎将;张纮为参谋正议校尉;商议攻击刘繇。
却说刘繇字正礼,东莱牟平人也,亦是汉室宗亲,太尉刘宠之姪,兖州刺史刘岱之弟;旧为扬州刺史,屯于寿春,被袁术赶过江东,故来曲阿。当下闻孙策兵至,急聚众将商议。部将张英曰:「某领一军屯于牛渚,纵有百万之兵,亦不能近。」言未毕,帐下一人高叫曰:「某愿为前部先锋。」众视之,乃东莱黄县人太史慈也。慈自解了北海之围后,便来见刘繇,繇留于帐下。当日听得孙策来到,愿为前部先锋。繇曰:「你年尚轻,未可为大将,只在吾左右听命。」太史慈不喜而退。
张英领兵至牛渚,积粮十万于邸阁。孙策引兵到,张英出迎。两军会于牛渚滩上。孙策出马,张英大骂,黄盖便出与张英战。不数合,忽然张英军中大乱,报说寨中有人放火。张英急回军,孙策引军前来,乘势掩杀。张英弃了牛渚,望深山而逃。
原来那寨后放火的,乃是两员健将:一人乃九江寿春人,姓蒋,名钦,字公奕;一人乃九江下蔡人,姓周,名泰,字幼平。二人皆遭世乱,聚人在扬子江中,劫掠为生;久闻孙策为江东豪杰,能招贤纳士,故特引其党三百余人,前来相投。策大喜,用为车前校尉,收得牛渚邸阁粮食、军器,并降卒四千余人,遂进兵神亭。
却说张英败回见刘繇,繇怒欲斩之。谋士笮融,薛礼劝免,使屯兵零陵城拒敌。繇自领兵于神亭岭南下营,孙策于岭北下营。策问土人曰:「近山有汉光武庙否?」土人曰:「有庙在岭上。」策曰:「吾夜梦光武召我相见,当往祈之。」长史张昭曰:「不可。岭南乃刘繇寨,倘有伏兵,奈何?」策曰:「神人佑我,吾何惧焉?」遂披挂绰枪上马,引程普、黄盖、韩当、蒋钦、周泰等共十三骑,出寨上岭,到庙焚香。下马参拜已毕,策向前跪祝曰:「若孙策能于江东立业,复兴故父之基,即当重修庙宇,四时祭祀。」
祝毕,出庙上马,回顾众将曰:「吾欲过岭,探看刘繇寨栅。」诸将皆以为不可。策不从,遂同上岭,南望村林。早有伏路小军飞报刘繇。繇曰:「此必是孙策诱敌之计,不可追之。」太史慈踊跃曰:「此时不捉孙策,更待何时?」遂不候刘繇将令,竟自披挂上马,绰枪出营,大叫曰:「有胆气者,都跟我来!」诸将不动。惟有一小将曰:「太史慈真猛将也!吾可助之!」拍马同行。众将皆笑。
却说孙策看了半晌,方始回马。正行过岭,只听得岭上叫:「孙策休走!」策回头视之,见两匹马飞下岭来。策将十三骑一齐摆开。策横枪立马于岭下待之。太史慈高叫曰:「那个是孙策?」策曰:「你是何人?」答曰:「我便是东莱太史慈也,特来捉孙策!」策笑曰:「只我便是。你两个一齐来并我一个,我不惧你!我若怕你,非孙伯符也!」慈曰:「你便众人都来,我亦不怕!」纵马横枪,直取孙策。策挺枪来迎。两马相交,战五十合,不分胜负,程普等暗暗称奇。
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,乃佯输诈败,引孙策赶来。慈却不由旧路上岭,竟转过山背后。策赶到,大喝曰:「走的不算好汉!」慈心中自忖:「这厮有十二从人,我只一个,便活捉了他,也被众人夺去。再引一程,教这厮没寻处,方好下手。」于是且战且走。策那里肯舍,一直赶到平川之地。慈兜回马再战,又到五十合。策一枪搠去,慈闪过,挟住枪;慈也一枪搠去,策亦闪过,挟住枪。两个用力只一拖,都滚下马来。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。两个弃了枪,揪住厮打,战袍扯得粉碎。策手快,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,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。策把戟来刺慈,慈把兜鍪遮架。
忽然喊声后起,乃刘繇接应军到来,约有千余。策正慌急,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,策与慈方才放手。慈于军中讨了一匹马,取了枪,上马复来。孙策的马,却是程普收得,策亦取枪上马。刘繇一千余军,和程普等十二骑混战,逶迤杀到神亭岭下。喊声起处,周瑜领军来到。刘繇自引大军杀下岭来。时近黄昏,风雨暴至,两下各自收军。
次日,孙策引军到刘繇营前,刘繇引军出迎。两阵圆处,孙策把枪挑太史慈的小戟于阵前,令军士大叫曰:「太史慈若不是走的快,已被刺死了!」太史慈亦将孙策兜鍪挑于阵前,也令军士大叫曰:「孙策头已在此!」
两军呐喊,这边夸胜,那边道强。太史慈出马,要与孙策决个胜负,策遂欲出。程普曰:「不须主公劳力,某自擒之。」程普出到阵前,太史慈曰:「你非我之敌手,只教孙策出马来!」程普大怒,挺枪直取太史慈。两马相交,战到三十合,刘繇急鸣金收军。太史慈曰:「我正要捉拿贼将,何故收军?」刘繇曰:「人报周瑜领军袭取曲阿,有庐江松滋人陈武,字子烈,接应周瑜入去。吾家基业已失,不可久留。速往秣陵,会薛礼、笮融军马,急来接应。」
太史慈跟着刘繇退军,孙策不赶,收住人马。长史张昭曰:「彼军被周瑜袭取曲阿,无恋战之心,今夜正好劫营。」孙策然之,当夜分军五路,长驱大进。刘繇军兵大败,众皆四纷五落。太史慈独力难当,引十数骑连夜投泾县去了。
却说孙策又得陈武为辅:其人身长七尺,面黄睛赤,形容古怪。策甚敬爱之,拜为校尉,使作先锋,攻薛礼。武引十数骑突入阵去,斩首级五十余颗。薛礼闭门不敢出。
策正攻城,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。孙策大怒,自提大军竟奔牛渚。刘繇,笮融二人出马迎敌。孙策曰:「吾今到此,你如何不降?」刘繇背后一人挺枪出马,乃部将于糜也;与策战不三合,被策生擒过去,拨马回阵。繇将樊能,见捉了于糜,挺枪来赶。那枪刚搠到策后心,策阵上军士大叫:「背后有人暗萛!」策回头,忽见樊能马到,乃大喝一声,声如巨雷。樊能惊骇,倒翻身撞下马来,破头而死。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,已被挟死。一霎时挟死一将,喝死一将;自此,人皆呼孙策为「小霸王」。
当日刘繇兵大败,人马大半降策。策斩首万余。刘繇与笮融走豫章投刘表去了。孙策还兵复攻秣陵,亲到城壕边,招谕薛礼投降。城上暗放一冷箭,正中孙策左腿,翻身落马。众将急救起,还营拔箭,以金疮药傅之。策令军中诈称主将中箭身死。军中举哀,拔寨齐起。
薛礼听知孙策已死,连夜起城内之军,与骁将张英,陈横杀出城来追之。忽然伏兵四起,孙策当先出马,高声大叫曰:「孙郎在此!」众军皆惊,尽弃枪刀,拜于地下。策令休杀一人。张英拨马回走,被陈武一枪刺死。陈横被蒋钦一箭射死。薛礼死于乱军中。策入秣陵,安辑居民;移兵至泾县来捉太史慈。
却说太史慈招得精壮二千余人,并所部兵,正要来与刘繇报雠。孙策与周瑜商议活捉太史慈之计。瑜令三面攻县,只留东门放走;离城二十五里,三路各伏一军,太史慈到那里,人马困乏,必然被擒。原来太史慈所招军大半是山野之民,不谙纪律。泾县城头,苦不甚高。夜孙策命陈武短衣持刀,首先爬上城放火。太史慈见城上火起,上马投东门走,背后孙策引军赶来。
太史慈正走,后军赶至三十里,却不赶了。太史慈走了五十里,人困马乏,芦苇之中,喊声忽起。慈急待走,两下里绊马索齐来,将马绊翻了,生擒太史慈,解投大寨。策知解到太史慈,亲自出营喝散士卒,自释其缚,将自己锦袍衣之,请入寨中,谓曰:「吾知子义真丈夫也。刘繇蠢辈,不能用为大将,以致此败。」
慈见策待之甚厚,遂请降。策执慈手笑曰:「神亭相战之时,若公获我,还相害否?」慈笑曰:「未可知也。」策大笑,请入帐,邀之上坐,设宴款待。慈曰:「刘君新破,士卒离心,某欲自往收拾余众,以助明公,不识能相信否?」策起谢曰:「此诚策所愿也。今与公约:明日日中,望公来还。」慈应诺而去。诸将曰:「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。」策曰:「子义乃信义之士,必不背我。」众皆未信。
次日,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。恰将日中,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。孙策大喜。众皆服策之知人。于是孙策聚数万之众,下江东,安民恤众,投者无数。江东之民,皆呼策为孙郎。但闻孙郎兵至,皆丧胆而走。及策军到,并不许一人掳掠,鸡犬不惊,人民皆悦,赍牛酒到寨劳军。策以金帛答之,欢声遍野。其刘繇旧军愿从军者听从,不愿为军者给赏归农。江南之民,无不仰颂。由是兵势大盛。策乃迎母叔诸弟俱归曲阿,使弟孙权与周泰守宣城。策领兵南取吴郡。
……
三國演義-第二十九回(節選) 羅貫中 著
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
却说孙策自霸江东,兵精粮足。建安四年,袭取庐江,败刘勋,使虞翻驰檄豫章,豫章太守华歆投降。自此声势大振,乃遣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。曹操知孙策强盛,叹曰:「狮儿难与争锋也!」遂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,两家结婚。留张纮在许昌。孙策求为大司马,曹操不许。策恨之,常有袭许都之心。于是吴郡太守许贡,乃暗遣使赴许都,上书于曹操。其略曰:
孙策骁勇,与项籍相似。朝廷宜外示荣宠,召还京师;不可使居外镇,以为后患。
使者赍书渡江,被防江将士所获,解赴孙策处。策观书大怒,斩其使,遣人假意请许贡议事。贡至,策出书示之,叱曰:「汝欲送我于死地耶!」命武士绞杀之。贡家属皆逃散。有家客三人,欲为许贡报仇,恨无其便。
一日,孙策引军会猎于丹徒之西山,赶起一大鹿,策纵马上山逐之。正赶之间,只见树林之内,有三个人持枪带弓而立。策勒马问曰:「汝等何人?」答曰:「乃韩当军士也。在此射鹿。」策方举辔欲行,一人挺枪望策左腿便刺。策大惊,急取佩剑从马上砍去,剑刃忽坠,止存剑把在手。一人早拈弓搭箭射来,正中孙策面颊。策就拔面上箭,取弓回射放箭之人,应弦而倒。那二人举枪向孙策乱搠,大叫曰:「我等是许贡家客,特来为主人报雠!」策别无器械,只以弓拒之,且拒且走。二人死战不退。策身被数枪,马亦带伤。
正危急之时,程普引数人至。孙策大叫:「杀贼!」程普引众齐上,将许贡家客砍为肉泥。看孙策时,血流满面,被伤至重;乃以刀割袍,裹其伤处,救回吴会养病。
……
……
言未己,忽见于吉立于镜中。策拍镜大叫一声,金疮迸裂,昏绝于地。夫人令扶入卧内。须臾苏醒,自叹曰:「吾不能复生矣!」随召张昭等诸人,及弟孙权,至卧榻前,嘱付曰:「天下方乱,以吴越之众,三江之固,大可有为。子布等幸善相吾弟。」乃取印绶与孙权曰:「若举江东之众,决机于两阵之间,与天下争衡,卿不如我;举贤任能,使各尽力以保江东,我不如卿。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,善自图之!」
权大哭,拜受印绶。策告母曰:「儿天年已尽,不能奉慈母。今将印绶付弟,望母朝夕训之。父兄旧人,慎勿轻怠。」母哭曰:「恐汝弟年幼,不能任大事,当复如何?」策曰:「弟才胜儿十倍,足当大任。倘内事不决,可问张昭;外事不决,可问周瑜。恨周瑜不在此,不得面嘱之也!」又唤诸弟嘱曰:「吾死之后,汝等并辅仲谋。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,众共诛之。骨肉为逆,不得入祖坟安葬。」诸弟泣受命。又唤妻乔夫人谓曰:「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,汝须孝养尊姑。早晚汝妹入见,可嘱其转致周郎,尽心辅佐吾弟,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。 」言讫,暝目而逝。年止二十六岁。后人有诗赞曰:
独战东南地,人称小霸王。
运筹如虎踞,决策似鹰扬。
威镇三江靖,名闻四海香。
临终遗大事,专意属周郎。
……
孫策相關詩詞-歌咏吹捧
《吴桓王庙》
清 袁枚
掷戟神亭一笑分,英雄名号尚郎君。
南来剑夺中原色,猎罢龙惊草上云。
自觉风流夸二婿,有谁旗鼓斗三军?
千年愿献铙歌曲,帐下还愁子布闻。
《吴桓王》
清 易顺鼎 (咏古诗六十首同樊山作)
父兵诛卓起长沙,直取江东作帝家。
小弟坐分三足鼎,大乔方称并头花。
只留公瑾烧铜雀,不听虞翻谏白蛇。
玉貌英雄千古少,笑他操备是蒹葭。
(出处待考)
江东仕女梦中人,踏破荆州并蒂春。
举众争衡寿不永,却得孙吴百年身。
《孙伯符》
宋 刘克庄
霸略谁堪敌伯符,每开史册想规模。
一千扫众横江去,十七成功自古无。
不分老瞒称猘子,便呼公瑾作姨夫。
君看末命尤奇特,指顾张昭为托孤。
《杂咏一百首·孙策》
宋 刘克庄
鱼服俄离网,龙泉忽缺铓。
却将江左业,分付紫髯郎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孙策诗
明 罗贯中
独战东南地,人称小霸王。
运筹如虎踞,决策似鹰扬。
威镇三江靖,名闻四海香。
临终遗大事,专意属周郎。
《三国志吴书五首·其一·孙策》
明 郑学醇
孙郎年少有雄名,江左开基霸业成。
引镜自怜功未竟,中原谁更与争衡。
孫策相關詩詞-墓前憑吊
(以下文字参考: https://www.douban.com/note/531313557/?type=like . 仅做业余爱好者阅读交流之用,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孙策墓的地点至今仍有争议, 较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在苏州盘门外, 该处墓葬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。
据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记载:吴孙王墓在盘门外三里。政和年间(公元1111—1118年)村民掘得墓砖,上有“万岁永藏”之文,随后又得金搔头、金握臂、银杯、瓦薰炉等物。父老相传,此处为长沙王墓,长沙王即孙策。他又引证当时人腾宬的《孙王墓记》,复以史考之,认定为孙策所葬,与世俗相传长沙王之说,也与之符合。
又据明代卢熊《孙王墓辨》引洪氏《三庚志》云:盘门外大冢,南宋绍熙二年,秋雨坟圯,乡人往视,圯处盖其隧道,见石刻隶书:“大吴长沙桓王之墓。赤乌三年。” 卢熊也曾作《高陵篇》抒发凭吊情怀。
又《吴地记》:盘门,古作蟠门,尝刻木作蟠龙,以此镇越。又云水陆相半,沿洄屈曲,故名盘门。又云吴大帝蟠龙,故名。门内有武烈大帝庙,在祀典。东北二里有后汉破虏将军孙坚坟,又有讨逆将军孙策坟。
苏州曾作为三国东吴的都城达12年之久,直到孙权称帝后,于东汉建安十六年(211年),自吴迁都到建业(今南京)。孙策壮年时被刺身死,周瑜等人曾奔丧来吴。其时都城还在苏州,因此孙策葬于苏州的可能性很大。
《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、张南史》
唐 刘长卿
长沙千载后,春草独萋萋。
流水朝将暮,行人东复西。
碑苔几字灭,山木万株齐。
伫立伤今古,相看惜解携。
《长沙王墓》
宋 范成大
英雄转眼逐东流,百战功夫土一抔。
荞麦茫茫花似雪,牧童吹笛上高丘。
《孙伯符墓下》
宋 周弼
梧叶萧萧墓草长,梦魂曾断九回肠。
空闻绛帕离章水,谁见黄旗入洛阳。
鸦噪暮园江阪迥,龙盘春戍石城荒。
赤乌不识桑田变,犹自凄凄守白杨。
《桓王墓》
元 郭翼
客行古城下,下有桓王墓。
古城多秋草,牛羊下来暮。
《桓王墓》
元 陆仁
城南盗发桓王墓,遗物书年见赤乌。
群酗扬兵俱叛汉,弟兄汗马竟开吴。(一作:群丑扬兵俱叛汉,弟兄汗马憗(yìn)开吴)
但思密隧藏弓剑,宁谓阴房出兔狐。
英气如生风满树,焄(xūn)蒿凄怆不能无。(一作:莙蒿凄怆不能无)
《吴桓王墓》
元 陆友
见说桓王墓,名因父老传。
如何汉社稷,竟作魏山川。
壤隧秋风入,荒丘暮雨悬。
唯馀碑上字,隐隐赤乌年。
《次韵陈维允姑苏钱塘怀古》
元·倪瓒
耕凿古隧穿,乃吴桓王墓。
金雁随冷风,黄肠毕呈露。
悲歌异今昔,蜘蹰缓归步。
《吊吴桓王墓》
明 秦约
吴王城外桓王墓,秋树连云棘树低。
宝气已随金雁化,磷光还照赤乌栖。
三分割据嗟何及,一代英雄孰与齐。
下马荒丘酹卮酒,不堪风雨晚凄迷。
《咏吴桓王墓》
明 周南老
城南桓王墓,高冢何穹崇。
昔为盗所发,冢开宝气空。
孱(chán)然一髫(tiáo)孺,挥棰定江东。
辟地余千里,义勇日已雄。
万岁期永藏,谁能锢幽宫。
英雄昔所在,燕麦摇春风。
《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》
明 陈汝言
荒丘坏古隧,言是孙策墓。
墓草生辉光,零零泫(xuàn)清露。
想当立国时,英雄称独步。
《城南二首次宋五嘉升韵》
清 徐昂发
汉室曹瞒是獍(jìng)枭,猘(zhì)儿年少欲横挑。
刀围玉帐觞公瑾,花簇珠屏舞大乔。
水上神书才息焰,床头明镜旋生妖。
蟠龙门外牛羊墓,荞麦粘天似雪飘。
孫策相關詩詞-CP向
《念奴娇·周瑜宅》
清 郑燮
周郎年少,正雄姿历落,江东人杰。
八十万军飞一炬,风卷滩前黄叶。
楼舻云崩,旌旗电扫,熛(biāo)射江流血。
咸阳三月,火光无此横绝。
想他豪竹哀丝,回头顾曲,虎帐谈兵歇。
公瑾伯符天挺秀,中道君臣惜别。
吴蜀交疏,炎刘鼎沸,老魅成奸黠。
至今遗恨,秦淮夜夜幽咽。
《戏咏树上白头翁》
清 胡承珙
翁姥相呼意转亲,江东子布漫生嗔。
伯符公瑾俱夭折,到得白头能几人。
《周瑜墓》二首
清 袁枚
其一:
天生一将定三分,才貌遭逢总出群。
大母早能知国士,小乔何幸嫁夫君。
能抛戎马听歌曲,未许蛟龙得雨云。
千载墓门松柏冷,东风犹自识将军。
其二:
旌旗指日控巴襄,底事泉台遽(jù)束装?
一战已经烧汉贼,九原应去告孙郎。
管萧事业江山在,终贾(jiǎ)年华玉树伤。
我有醇醪(láo)半尊酒,为公惆怅奠斜阳。
《蝶恋花·其一·次韵少游二乔观书图 》
清 王士禄
倾鬓颓云肩亸(duǒ)玉。髹几光凝,双映修蛾绿。
仿佛风光屏外足,摊书停却寻春躅。
炉里双烟青断续。玉砌红帘,不似牵萝屋。
公瑾伯符皆不俗,知无一事萦心曲。
《题二乔图》 元 姚文奂
乔公二姝皆国色,一嫁周瑜一孙策。
不缘烈火走曹瞒,邺下三台誇虏获。
洛京妆束绝世姿,春风缲(sāo)缲柳腰肢。
深闺娣妹共怜爱,画史想像如当时。
嗟嗟二婿人中杰,半道伤摧璚(qióng)树折。
至今恨浓妾命薄,恨似沈沙未消铁。
念奴娇词歌一阕,愁绝东坡酹江月。
《过二乔宅》
明 高启
孙郎武略周郎智,相逢便结君臣义。
奇姿联璧耀江东,都与乔家做佳婿。
乔公虽在流离中,门楣喜溢双乘龙。
大乔娉婷小乔媚,秋水并蒂开芙蓉。
二乔虽嫁犹知节,日共诗书自怡悦。
不学分香歌舞儿,铜台夜泣西陵月。
孫策相關詩詞-仅提及
《吴门晚泊寄句曲道友》
唐 罗隐
采香径在人不留,采香径下停叶舟。
桃花李花斗红白,山鸟水鸟自献酬。
十万梅鋗(xuān)空寸土,三分孙策竟荒丘。
未知到了关身否,笑杀雷平许远游。
《泛富春江 》
宋 陆游
双橹摇江叠鼓催,伯符故国喜重来。
秋山断处望渔浦,晓日升时离钓台。
官路已悲捐岁月,客衣仍悔犯风埃。
还家正及鸡豚社,剩伴邻翁笑口开。
《送王以通之官金陵》
宋 释永颐
伯符兄弟最英雄,千载青山绕故宫。
宋祖只知曹马事,齐高还与獍(jìng)枭同。
暮箫尚带兰陵怨,春水多愁旧垒未。
《春游篇寄晋陵吴生》
明 张元凯
穷愁逼逼空叹息,远游冠在犹堪拭。伯通桥下春水流,布帆一幅千里游。
芙蓉湖波绿如染,罨(yǎn)画溪头山几点。花明月白不知夕,仿佛扁舟重入剡(shàn)。
旧游曾识延陵生,莫逆穷交一步兵。且作平原十日饮,安事夷齐千载名。
寂寞圌(chuí)山老都尉,迟我碧桃花下醉。锦江春暖浪俱香,赤城霞流山失翠。
金焦遥作两青凫,水面飞来扑玉壶。万里长江限南北,令人长忆孙伯符。
燕子矶头燕子飞,凤凰台畔柳依依。看花偶入长干寺,策杖还须到翠微。
荷衣脱下白纷纷,尽是钟山松上云。辟支洞口金光草,兜率岩中宝藏文。
摄山自古多灵药,归来始践徵君约。悠然置我丘壑间,高吟梁父惊猿鹤。
吾笑殷中军,废后书空竟莫闻。又叹阮遥集,一生当著几两屐。
此身不带封侯骨,朅(qiè)来幸有烟霞癖(pǐ)。黄金朱芾求不来,白云青山随可得。
不因未了向平缘,五岳追寻孰我先。知君亦是沉冥士,寄此春游汗漫篇。
《赠卢八》
明 岑徵
翘首长天剑气孤,十年身世哭穷途。
大儿我自推文举,拜母君能重伯符。
避地莫须忘魏晋,采薇何必叹黄虞。
茫茫烟水容舟楫,他日相期泛五湖。
《往年尝拜徐内翰外祖像追作此诗》
明 石宝
文章见说献麒麟,内苑年年翰墨新。
帝爱贾生知治体,世传孙策好丰神。
九泉别入修文馆,千载重宣作记人。
书疏满堂凋落尽,不堪登拜为沾巾。
(孙策变成一个描述颜值的形容词……)
《大营驻黄庄违顾山六里。往来兵士,日有虏掠屡启主帅不止也。因感赋》
清 周馨桂
民以食我兵,兵以卫我民。
此事非两易,实由如一身。
孙策入江东,菜茄不动尘。
吕蒙入荆州,一笠威必伸。
彼生割据时,勘乱尚假仁。
煌煌圣明朝,湛恩如阳春。
边吏一不谨,遗害不可陈。
特简爪牙士,来拯水火人。
尔亦由闾阎,升为貔虎臣。
胡不念民苦,迅捷报枫宸。
《曹户部楙(máo)坚席上醉后长歌赠魏源兼示汤郎中》
清 姚燮
……
江东伯符今未死,令我平视心神枯。
闻君手拄一尺版,将作薄宦游三吴。
……
《月夜抵富阳》
清 张鸿烈
凉飔(sī)吹布帆,新月映遐浦。
崖谷杳苍翠,萧条肃孤旅。
林暝樵火微,江静山容古。
才历渔浦潭,忽到富春渚。
客怀正纷错,肆瞩久延伫。
惜哉孙伯符,霸业归何所。
《小梅花感事,括古语,效贺东山体》
清 陈维崧
君莫喜, 羊叔子, 何如铜雀台前伎。
拍檀槽, 横宝刀, 屠门大嚼,亦足以自豪。
人生有情泪沾臆, 虽寿松乔竟何益。
捋黄须, 眺五湖, 如此江山,应出孙伯符。
伤心史, 可怜子, 卿复何为尔。
大江东, 一帆风, 来往行人,闲坐说玄宗。
连昌宫中满宫竹, 白项老乌啼上屋。
穆提婆, 萧摩诃。且自吾为楚舞、若楚歌。
《渔家傲·闻西樵方为京口三山之游却寄》
清 陈维崧
晴日南徐风景异,蒲帆饱趁春涛驶。一片江山千古事。
同儿戏,伯符志业何曾遂。
月下租船人咏史,使君大有淩云气。满目茫茫愁对此。
横笛里,妙高台上吹新水。
《南浦·泊舟江口》
清 陈维崧
吴樯晚眺,看隔江、螺髻碧离离。
龙虎销沈无据,往事不胜悲。
忆昔曹公饮马,对江流、横槊赋新诗。
羡三吴人物,伯符公瑾,年少更雄姿。
今古芒芒天堑(qiàn),捲神鸦、日暮舞空祠。
多少南朝事业,断岸矗残碑。
月白估船铜斗,唱西风、云水正弥弥。
叹多愁洗马,销魂偏在渡江时。
《夜游宫·秋怀四首》
清 陈维崧
一派明云荐爽,秋不住,碧空中响。如此江山徒莽苍。
伯符耶?寄奴耶?嗟已往。
十载羞厮养,孤负煞,长头大颡(sǎnɡ)。思与骑奴游上党。
趁秋晴,蹠(zhí)莲花,西岳掌。
耿耿秋情欲动,早喷入霜桥笛孔。快倚西风作三弄。
短狐悲,瘦猿愁,啼破冢。
碧落银盘冻,照不了,秦关楚陇。无数蛰吟古砖缝。
料今宵,靠屏风,无好梦。
《念奴娇·将发金陵前一夕,大雪,挑灯不寐,填此词,拟归示蘧qú庵,桢伯,云臣,竹逸,诸先生,暨大士表兄,南耕表弟》
清 陈维崧
琼窝粉窖,尽六花一夜,天公儿戏。
炉火微红官烛冷,那不寸心如碎。
北渚田荒,西畴租少,枉说丰年瑞。
停杯大笑,伯符志业难遂。
遥忆故苑风光,钓徒词客,多少颠狂意。
好个双溪真画本,小阁于中位置。
万玉编蓑,千银缀网,渐理探梅事。
曲阿道上,定怜风雪归骑。
《贺新郎·题孙赤崖小像用曹顾庵学士韵》
清 陈维崧
入洛人如璧。
记当年、才名争数,江东孙策。
况值贤兄新夺帜,细马春游禁陌。
看两两、油幢绣戟。
倏忽浮云生宫殿,十九年罚作长流客。
才出塞,鬓先白。
京华握手鸣珂宅。剧悲歌、蛾眉劝酒,驼酥行炙。
今日阊门重见面,更尽杯中琥珀。
总莫问、鸿泥雪迹。一笑披图三珠树,羡儿皆字猘(zhì)奴呼释。万户乐,君休易。
《喜迁莺·江口有感和章无恤》
清 董以宁
回肠九折。正我问青天,君歌白雪。吞吐江潮,低徊画艇,分写吟笺几叶。
护说放怀依旧,不禁伤心畴昔。望处见,钟陵初造,将军孙策。
悲咽。君不见,吊古留题,拓遍金山壁。点缀烟涛,横吹芦荻,唤到弓腰初月。
还问千年寒照,曾见几朝兴灭。停舟处,有残山剩水,不堪评阅。
《过牛渚江》 清 洪繻(xū)
吴楚争长岸,孙策攻刘繇。
晋隋及宋明,战此如鸿沟。
叠巘(yǎn)连江起,一水亘扬州。
白月青天夜,飏帆白鹭洲。
岂不生山色,亦壮大江秋。
如何古迄今,系缆为战陬(zōu)。
烽火拥江水,列戍海山头。
历阳与丹阳,南北阅边愁。
维昔谢将军,听诗上孤舟。
温峤然犀过,照见水府幽。
此事差可意,牛渚长悠悠。
我今坐轮舶,幸未惊蛟虬。
溯流至采石,喜见谪仙楼。